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

由月供股票到期權(一)

月供股票確實是儲蓄的一個好選擇,不但可以累積財富己經還可以收股息。近幾個月,我就思考一下,其實還有沒有其他方法,可以令月供得來的股票,賺取股息以外的其他收入。

無意中,從朋友介紹中,選擇研究一下衍生工具 -- 期權。以前,我自己買賣過衍生工具,例如窩輪和股票掛勾票據(ELI)。窩輪,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,因為在電台,電視和報紙上,只要是財經節目,絕對會有人推介窩輪。坦白說,我只買賣過二次窩輪,都是小試牛刀式,結果是一贏一輪,贏幾百輸幾百。個人感覺不良好,因為令到自己要經常看買入的窩輪,壓力指數上升了。當然,很快我就沒有再參與。

至於ELI, 我是從銀行買的。銀行一般有自己的ELI產品,最低入場是100,000元。據我了解,1,000,000以上就叫ELN。ELI是你和銀行之間作一個協訂價,例如在一個月內,股價跌至某個水平,100,000元本金就要盡用以協訂價接貨。相反,你就會收到定額現金,可以視為利息。舉個例: 如果以100,000元買入一張中國銀行(3988) ELI, 30日期限,協訂價是3.5。(假設今天股價是3.8),年息率5%。30日後,股價是

3.5 以上: 收取 100,000 x 5% x 30/365 = 410.95
3.5 以下: 以 100,000/3.5 = 接收28,000股 + 退回2000元 (3988 是1,000股1手)

後來發覺,這隻ELI (正式是看漲式ELI)背後其實就是其中一種期權操作,經過計算期權同ELI既分別,我發現銀行從中獲「益」良多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