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

麵包的陷阱 (轉載)


1. 防腐劑E282﹝丙酸鈣 Calcium Propionate﹞
E282可抑制霉菌及其他微生物生長,但有指攝取丙酸鈣可能促使兒童行為問題。
曾欣欣引述一份2002年的研究報告指,食物中的防腐劑或會導致兒童出現急躁、不安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障礙等症狀;不過,當研究人員剔除含防腐劑的食物後,兒童即回復正常情況。
她又指,另一份2006年的動物研究,發現丙酸鈣或會誘發老鼠表現自閉症行為,故購買麵包時要留意清楚麵包的營養標籤。
2. 乳化劑 E471
主要功用是混和脂肪及水份,更可令麵包變得鬆軟,以及延長麵包的保存期 。不過根據美國哈佛大學資料顯示,E471乳化劑雖為脂肪,但多被界定為乳化劑。由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6年,要求食物製造商在包裝上列出食材脂肪的反式脂肪含量,但規定並不適用在乳化劑所含的脂肪,故E471所含的反式脂肪,不用顯示在食品標籤上。
3. 乳化劑 E481
通常作為麵粉團增強劑,讓出爐麵包不會縮小塌下,依然屹立不倒,看下去麵包好像很高大,雖然包內仍有很多空氣多,但可滿足消費者「抵食夾大件」的購物需要。
4. 乳化劑 E322 
卵磷脂有助麵包中的脂肪乳化,令麵包的口感更佳,另外有助麵包保持濕潤,維持鬆軟,不過大豆卵磷脂或取材自基因改造的黃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